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北部,濒临南黄海的海门港新区,今非昔比。傍晚,站在沿海高地俯瞰,机械林立、管道蜿蜒、灯光璀璨,一个崭新的现代钢铁之城扑面而来。
昔日的小渔村蜕变成如今的海港新城,源于一个大项目。2020年8月,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开工建设。当前,该项目一期一步已全面投产,一期二步手续正在办理中。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之重,缘于它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我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重点示范项目,也是推动我们国家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高水平发展的标杆工程。
这个南通历史上第一个千亿级重特大产业项目,给海门带来了百年难遇的机遇“风口”。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首年投产销售达167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海门港新区在大项目的拉动下,实现爆发式增长。今年以来,工业产值、应税销售同比增长均超过100%,为海门工业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贡献力量。
但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一个重点项目到底能带来什么?以海门港新区为样本,答案逐渐清晰。
打开项目建设规划图,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助理陈霄指着厂区中间位置的巨大港池介绍:“炼钢是大进大出产业,别的不说,单是直抵厂区的8个5万吨级码头,就能为我们节约大量物流成本。”
海门港新区曾是淮南十大盐场之一,出海口东灶港22个码头连成一体,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天然渔港。而建设一座升级版海港,真正打开“海之门”,是百万海门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回顾海门港建设历程,每一个脚印都洒满了汗水:“十一五”期间,海门未雨绸缪,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将沿海岸线万吨级通用码头成功试通航,海门人的百年“海港梦”终成现实;2012年12月,海门港新区设立;2013年底,海门港开通南通沿海第一条集装箱航线月,海门港一类开放口岸获批;2015年11月,海门港5万吨级通用码头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当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00万吨……
“今天海门港新区能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机遇‘风口’,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感慨道。
多年来,海门港新区依托海港资源,持续掀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热潮。在此过程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从始至终保持战略定力,小而散的项目不要,有污染的项目不要,没有科学技术含量的项目不要。“正是这种清醒和执着,才给大项目留足了发展空间、提供了落地支撑。”黄卫国说。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20年1月18日,总投资1000亿元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签约。2020年8月,项目开工。18个月后,一万多亩土地上,一座现代化、超低排放的绿色钢厂拔地而起,创造了冶金史上的“中天奇迹”。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颠覆了这一传统印象。走进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数控中心,六个巨幅的大屏实时展现着各条产线的生产现状,近百名技术人员在电脑前观察操作。“这是我们公司制作的‘核心大脑’。”公司信息管理处负责的人介绍,数控中心实现了对原料、烧结、球团、石灰窑、焦化、高炉6大工序的一体化集控,让炼钢工人从操作岗转为技术岗,远离1500度高温区域,真正的完成了智能化生产、本质化安全。
其实,从2020年项目规划设计之初起,中天钢铁集团就按照“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理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智能、绿色工厂。到目前为止,中天钢铁累计投入150亿元,实施120余项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成为“无废水排口”的钢厂,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实现“用矿不见矿、用焦不见焦、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随着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的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海门港新区的产业生态链正在被重塑。
近年来,海门港新区充分的发挥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的带动引领作用,强化以商招商,从为其基础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入手,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将优势产业进一步强化延伸,南康钢结构、中新工业绿岛、大庚特种不锈钢板材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户,带动关联投资达200亿元。如今,海门港新区从炼铁、炼钢、轧钢到蒸汽、热能、水渣、钢渣等副产品深加工和固废资源化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精品钢产业正在崛起,成为海门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链的支撑板块。
“中天钢铁项目不仅为海门港新区打造精品钢产业链提供支撑,也为新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了条件。”海门港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峰说。围绕中天钢铁,海门港新区引进了海螺水泥,利用矿渣粉磨变为水泥的原材料之一,有效解决了矿渣的使用问题;利用中天钢铁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新区相继引进了蒸汽使用大户——总投资8亿美元的俐马高端纺织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的之禾项目;围绕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钢渣,新区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的润天绿色低碳高性能土壤改性剂项目和总投资1亿美元的基于钢渣资源化利用的CCUS项目;围绕印染企业产生的污水,新区还引进了专门干污泥发酵养殖生产的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生产200吨微藻技改项目……
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通过链式招商释放“葡萄串”效应,海门港新区正吸引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稳稳撑起经济发展基本盘。
曾经,海门港新区临海区域只有稀稀落落的小餐馆,如今火锅店、湘菜馆、海鲜馆……各种美食应有尽有,随处可见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五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正在加紧建设中。
因为中天项目,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新区,让原本冷清的新区热闹了起来,中天人穿着蓝色工作服,穿梭在新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伴随着庞大产业、人口的导入,消费需求更多了。今年以来,以“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目标,海门港新区加快完善功能配套,大力实施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工程,推动万达广场、中天五星级酒店、高端商业住宅、汇金广场、海门港新区第二幼儿园等一批重点配套工程加快建设,一座现代化港城正在南黄海边崛起。
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完善了当地的硬环境,而中天项目的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软环境的优化。
从签约到开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仅用了224天。千亿级钢厂项目审批事项多、牵涉面广、流程复杂、层级高,为了让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海门区委、区政府将其作为项目建设的头号工程,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与企业协调联动、统筹推进。海门港新区与有关部门挂图作战,以“滚钉板”“脱层皮”的拼抢血性,“五加二”“白加黑”的坚韧意志,打破常规,开创性实施“不见面”开标、线上评审,在项目开工前,依法依规全面完成了52项重点任务,创造了重特大项目建设的奇迹。
“没想到黄海之滨有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没想到项目签约后推进如此之快,没想到海门人这么拼。”在项目开工时,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连说3个“没想到”。
无论是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的积极态度,还是审批协调的机制创新,都淬炼了当地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改善了营商环境。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的优化是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近年来,海门港新区重特大项目接二连三,艾郎风电一、二期项目竣工投产,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叶片生产基地;省级重点项目通光海底电缆即将试生产;总投资50亿元的振江新能源项目正式签约……
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为引领,海门港新区在205平方公里热土上,正在编制新一轮港产城发展规划,孕育着海港新城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