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需求持续的不温不火,让不少中报业绩并不理想的钢企将注意力从“降本”转为“增效”。
如今,长期资金市场上不少钢企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放在了特钢转型上。9月27日晚间,华菱钢铁发布有关实施精品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公告,表明公司意向从长材向特钢转型。不久前的9月24日,安阳钢铁也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将推动公司向特钢转型。
不过,普钢转型特钢,钢企的新思路能否奏效仍需打一个问号。根据中钢协9月28日发布的行业分析,目前各地钢材市场仍旧属于探底阶段,整体全球钢价处于跌势。
在近期发布有关投资公告的上市钢企中,“向特钢领域转型”成为了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
9月27日晚间,华菱钢铁在公告中表示,为满足高端汽车、机械制造、能源等领域对特钢日渐增长的需求,公司下属子公司华菱湘钢拟投资7亿元建设实施精品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助力公司长材向特钢领域转型。
同日,马钢股份在答投资者问时也表述到,在钢铁行业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特钢的需求或逐步上升,公司部分品种正在向优特钢方向转型。
此前9月24日,安阳钢铁也曾发布有关推动公司特钢转型相应公告,称拟与包头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暂定经营高磁感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的生产销售;新材料研发及技术服务等业务的合资公司合计注册资本2亿元。
实际上,钢材市场持续的需求不足,让诸多主营普钢的钢企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如何破局成为燃眉之急。
除了对比2021年同期大幅跳水的半年业绩表现,部分钢企的普钢产品还出现了售价与成本倒挂的情况。华菱钢铁在8月中答投资者问时坦言,6月下旬以来,钢价和铁矿石的金额同时下跌,但钢价回调大于铁矿石回调幅度形成剪刀差,公司部分普钢品种出现成本与售价倒挂的现象,对公司短期效益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而按照有关的资料介绍,有别于传统应用在建筑工程、工具制造领域的普钢,特钢主要用途集中在机械、汽车、化工、新兴起的产业等领域。
从事钢铁流通环节的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当前普钢市场的需求受到年内建筑工程和疫情因素影响,整体需求表现低迷。特钢应用领域产品,需求虽然受到一定抑制,但因新能源等领域发展带动,对比之下表现略胜一筹,市场认为未来预期情况也相对偏好。
这一观点,钢企2022年中报表现或能加以佐证。《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上半年整体钢铁企业业绩承压显著,但对比主营业务为普钢的企业,特钢企业的业绩波动较小,以方大特钢和中信特钢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例,整体降幅小于市场平均情况。
不过,前述业内人士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补充表示道,一时的市场表现并不能代表长久的走势,“虽然当前普钢市场的需求持续低迷,但目前持续推进的实体经济支持措施,有望推动基建等工程进展,进一步带动钢材整体市场需求。”
华菱钢铁在有关公告中表述,我们国家的经济已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家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新基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对高端特钢产品的市场需求。
安阳钢铁表示,此次新设投资是为逐步推动公司特钢转型,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了解详情,《华夏时报》记者还就转型特钢的问题向安阳钢铁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截止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
西南证券在有关研报中分析认为,长久来看,我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速,尤其是高端特钢供不应求,国产替代迫切性提升。
但也要关注到,转型往往机会与风险并存。上海钢联钢材事业群硅钢分析师黄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提醒道,虽然包括硅钢在内的特钢部分产品目前行业表现尚可,但根据Mysteel对当前部分钢材品种成交反馈,钢材需求逐步虽有一定释放,但同比仍有明显下滑缺口,全年钢材需求同比下滑已成定局。
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到,转型特钢也并不能适用所有钢企。记者在与某上市钢企内部人士沟通时得知,在当前业绩承压的情况下,部分公司第一先考虑的仍旧是降本问题,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等方式缩减成本,拓宽或者转型新业务并不是最优考虑。据该企业内部人士介绍,新的尝试意味着新的成本支出,这些投入或许并不能在短期见到成效,对缓解企业短期压力,并不是最优方式。
而就钢铁市场长远情况来说,分析师葛昕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虽然预计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将呈现震荡小涨的行情,但短期的行情好转和利润空间改善并不能带来长期的利润好转。葛昕认为,在国内钢铁行业可能已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的重构周期的大背景下,钢企更应该去深度思考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原有的市场“红海”之中能否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在需求不断更迭中能否发现新“蓝海”。